榨干性能!AMD锐龙主板如何解锁功耗墙

为了保证安全稳定运行,除了频率限制之外,很多处理器还会设置有“功率墙”、“温度墙”,当运行功率、温度超过限制的时候自动降频。在笔记本处理器上,我们已经见惯了这一限制造成的影响,比如游戏帧速大幅变化、系统流畅度突然降低等。而在台式机处理器上,这种限制其实也是存在的,特别是在高端处理器、可超频处理器上,这些“墙”同样是影响其频率提升,性能发挥的重要限制。

处理器遇到各种“墙”的时候,会出现频率大幅调整

近期,很多主板厂商更新了AM4主板的BIOS之后,增加了一个新的功能“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精密升压超频)”,它就是解决功率墙限制的一个方式。它到底是什么东西?又是如何降低功率墙的影响呢?

何为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

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是针对第二代锐龙X型产品的技术,即目前的锐龙5 2600X和锐龙7 2700X两个型号,安装其他型号锐龙的时候,在BIOS中是看不到相关设置的。因此它也可以看作是为这些处理器中搭载的XFR 2.0(自适应动态扩频2.0)技术的补充或升级(图2),让这些高频处理器可以真正稳定运行在高频率下,更好地表现出它们和非X型的区别。

AMD推出第二代锐龙时,在XFR 2.0技术的介绍中,就已经提及了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功能

在BIOS中开启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后,主板的功耗墙会解锁,还会根据CPU和主板的具体情况,对电流强度进行更智能的调整,降低功率与温度,使其可以更长时间地运行在高频下,充分榨干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的潜能。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还是用于处理器自身的“扩频(Boost)”调节,与用户主动超频操作无关。

如何开启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

在各大主板品牌的BIOS中,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的开启方式都很相似:进入BIOS,打开“Advance→AMD CBS→NBIO Common Option”,可以看到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项目。

在这一项目下有多个状态可选,一般默认为Auto,即系统智能选择,如果希望感受其能力,可以改成Enable,强制一直开启。

我们还可以手动设置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的等级(scalar),最高等级为10X,需要非常强的散热能力,建议拥有高端液冷散热器的用户选用。如果采用自带的Wraith Prism散热器,那么保险一点,选择5X比较合适,高端风冷散热器最好也不要超过8X。

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的表现如何

开启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后,处理器在运行时的频率会比默认状态下高50MHz~100MHz。而在运行一些高负载程序,使其功耗达到较高水平后,未开启这一功能会有明显的降频,开启这一功能后降频幅度和次数都会有所减少。

另外,开启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后,在自动扩频时,很多频率下的电压比未打开这一功能时低一些,更不会出现未达到最高频率,就先把电压调节至最高的情况。相应的,CPU运行温度也常常比未开启这一功能时低几度,这说明它对电力系统的调节比XFR 2.0要更加智能。

当然,从前面提到的频率提升也可以看出,配合目前的第二代锐龙X处理器,开启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对性能的提升并不是很明显。毕竟锐龙5 2600X/锐龙7 2700X代表发热量的TDP(热设计功耗)这一指标已经达到了95W/105W,无论怎么限制电流、电压,距离芯片安全温度这个“终极限制”都不太远,而为了运行在正常扩频频率下,也实在不值得使用液氮等非常规手段。

那么,看似有些鸡肋的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意义究竟在哪里呢?除了让追求极致的DIYer更彻底地释放自己电脑的潜能外,我们还应该向前看。目前新一代的7nm制程锐龙已经初露端倪,而新一代APU也曝出了内置显卡的超频能力,在这些处理器中,可以放开功率墙、精细控制供电的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应该可以有更好的发挥。

此外,目前不仅是高端的X470主板上提供了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一些B350主板也同样拥有这一功能,这让我们对即将到来的锐龙3 X处理器有了一些想法。在配合B350主板(或者未来的B450主板),打开Precision Boost Overclock功能后,对于发热量相对较低的锐龙3 X处理器来说,会不会有更大的可用功率空间?是否有可能使它长时间运行在最高频率下,获取最强性能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版权声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