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关注|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历程、特征与启示

大家关注|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历程、特征与启示

本文共4660字 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图片[1]-大家关注|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历程、特征与启示-一鸣资源网

1.始终秉持服务中小学教师的理念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坚持以为中小学教师服务为初衷,以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为旨归,主要表现为:一是以满足中小学教师需求为本;二是以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律为依据,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三是以中小学教师切身利益为落脚点;四是以激励中小学教师为目标,鼓励每一位教师都有所成长,成为本领域中的卓越教师;五是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扶持偏远地区、贫困地区、乡村地区的教师发展,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实现自身价值;六是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评价标准、评审程序等各个环节上,切实做到服务好中小学教师,为其晋升和发展提供良好制度保障。

2.以关注师德和师能为基本原则

无论职称制度如何变化,师德和师能作为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原则未曾改变。从师德方面看,要坚持教师立德树人使命,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师能方面看,始终将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和专业素养作为重要条件,以保证中小学教师具备当老师的最基本资质和扎实的知识素养以及教育教学能力。

3.关注职称评价标准的科学化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价标准的关注科学化,有五层含义:一是不同职级标准呈现梯级化,职级越高,要求越高;二是评价标准的明确化,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并结合地方要求,拟定具体化标准,满足不同中小学教师诉求;三是评价标准的多样化,这意味着评价标准既须结合不同学段、不同地域的中小学教师需求,又应兼顾不同科目、不同类型(如普通教师、特殊教育教师)中小学教师的诉求,评价标准要有所侧重;四是评价标准的分类化,中高级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不受各地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这种分类化的评价使得中小学职称制度更加公平合理;五是评价标准的适宜化,即评价标准既存在学历、工作年限等“硬性”指标,也存在师德师风的“软性”要求,“软硬兼具”的标准旨在筛选出符合相应要求的优秀教师。

4.侧重职称评审程序的人性化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程序应以人性化为根本旨归,这是执行制度的关键。从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历程看,职称评审程序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更加透明化的过程。评审机构、评审小组逐渐由行政化走向专业化,应健全专家评委会制度和评审程序,使申报过程更加公开、公正,不断探索教师们认可的评审形式,对中小学教师师德、师能等多方面进行评价,避免从科研或某单一维度评价教师,在整个评审过程中杜绝“看人情”“走关系”“论资排辈”“五唯”等现象。这极大程度上能够鼓励中小学教师申报职称的积极性,让中小学教师切实感受到职称评审的荣誉感、获得感——不仅是名称和薪酬的变化,更是对教师专业化程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肯定,也是对中小学教师作为“人”、作为知识分子的尊重。

总之,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的每一次改革都致力于建立更好的制度体系。纵观这一历程,“变”与“不变”相互交织。即便在未来,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变”的是形式、是内容、是方法;“不变”的是坚守“四有”好老师的信念,是遵循教育公平的原则,是注重师德、注重能力的风向标,是以中小学教师为本的初心,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决心,是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打造高质量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执着追求。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师》杂志2022年第12期,系新疆伊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项目“新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路径探析”(项目编号:2019JKS002)研究成果。

作者系|1.伊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科学研究所主任;2.伊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

微信编辑|leaxyi

图片[2]-大家关注|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历程、特征与启示-一鸣资源网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编辑:《中国教师》编辑部

投稿邮箱:bsdzgjsbjb@126.com

邮件主题:姓名 作者单位 投稿栏目 稿件题目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801/Z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2051

▌合作数据库

图片[3]-大家关注|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历程、特征与启示-一鸣资源网

© 版权声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