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三十六国之月氏真的灭亡了吗?

西域三十六国之月氏真的灭亡了吗?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期,月氏更为强大,所谓“东胡强,月氏盛”,东胡是因为位于匈奴的东边而得名,月氏当然就是指月氏。

月氏当时也已经是有十多万人口的强大游牧民族,而且在今天的甘肃省民乐县永固镇一带修建了都城。这一时期的月氏人在河西的统治处于全盛时期。而匈奴的头曼单于因为入侵秦国,被秦国大将蒙恬率军杀得大败而归,元气大损。此消彼长的经历使月氏成为匈奴身边的强国。月氏的存在直接威胁到了匈奴安全。因此,匈奴人不得不一面对东胡唯唯诺诺,一面对月氏时退时让。

图片[1]-西域三十六国之月氏真的灭亡了吗?-一鸣资源网

月氏的大部分人经过这次惨痛打击,不敢再与匈奴人为邻,被迫离开河西,倾族西退,这些月氏人后来被称为大月氏。但是,大月氏国后来怎么样,史书却几乎没有记载。那么,大月氏国真的从历史上消失了吗?

我们都知道,在公元1世纪到2世纪,在亚欧大陆古文明地区从东到西并列着东汉、贵霜、安息和罗马四个帝国。东汉和罗马我们谁都知道,是举世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安息我们也偶尔听说过,她位于罗马帝国以东,占有伊朗高原的中部和西部以及两河流域地区。安息帝国与罗马帝国多次发生争夺领土的战争。公元54至60年,两国为争夺阿尔明尼亚发生战争,直到公元三世纪初叶,安息帝国灭亡,萨珊王朝的波斯取而代之。

图片[2]-西域三十六国之月氏真的灭亡了吗?-一鸣资源网

至于贵霜帝国,却很少有人能够说明白。其实,贵霜帝国一点也不神秘,她的建立者就是大月氏人。他们原来是我国敦煌、祁连山一带的游牧部落,公元前2世纪时被匈奴打败后西迁到位于中亚的阿姆河流域,在征服大夏以后逐渐转变为以农业为主的部落。阿姆河是突厥语音译过来的,就是海或者大河的意思。大月氏人分五部,各部首领称“翕侯”。约公元一世纪初,贵霜部翕侯丘就却(约公元15—65年),统一五部,建立贵霜国家。贵霜不断扩大疆土,至第三代国王迦腻色迦(约公元78—102年)时,占有帕米尔以西、里海以东的中亚地区,伊朗高原东部和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国势最盛。汉与贵霜长期保持友好关系。中间贵霜求汉公主联姻,汉朝没有同意,两国因此一度发生隔阂。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贵霜副王曾率大军逾葱岭进攻班超,结果反被班超打败。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初,贵霜帝国开始分裂,直到公元五世纪被消灭。

图片[3]-西域三十六国之月氏真的灭亡了吗?-一鸣资源网

在大月氏人西迁的时候后,还剩下一小部分月氏人不愿到西域去。这些月氏人往东南迁至今日中国甘肃及青海一带,与羌族杂居,被称为小月氏。当时的甘肃和青海,还在中原统治区域之外,为匈奴所管治,小月氏人中部分融入匈奴,被称为匈奴别部卢水胡。其他小月氏人则到多被羌族、汉族同化。三国以后,小月氏人的名字逐渐消失,不再见于史书了。从此,辉煌一时月氏国彻底灭亡了。

大月氏人到底去了哪里,上千年来,这一直都是一个解不开的谜,直到2004年,法国考古学家在乌兹别克斯坦的铁尔梅兹市发现了一处古城遗址。这座古城在2000多年前曾繁荣一时,是当时中亚大国贵霜王国的商业和文化中心之一。当年出版的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期刊称,该中心考古学家莱里希领导的小组经过几年努力,在阿姆河河谷沿岸地区发现了古代铁尔梅兹的城墙遗址。这段用于军事防御的城墙长500米,墙周围至少还发现了15座方形的塔。

图片[4]-西域三十六国之月氏真的灭亡了吗?-一鸣资源网

铁尔梅兹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南部阿姆河地区,邻近阿富汗。考古资料显示,铁尔梅兹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左右。公元前1世纪,贵霜王国建立并逐渐强盛,由于建国的大夏人原先臣属于大月氏国,中国古代也称贵霜王国为大月氏。说到这里,大月氏人的去向也就真相大白了,当年的大月氏人正是现在的乌兹别克斯坦人的祖先。

© 版权声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