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超: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也许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吴孟超: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也许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图片[1]-吴孟超: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也许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一鸣资源网

市民冒雨吊唁吴孟超院士

救了1.6万人创下肝胆外科无数个第一

1922年8月,吴孟超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5岁时,吴孟超跟随母亲来到马来西亚,童年时期的他,一边帮父亲割橡胶一边读书,渐渐地,他的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却能将一把割胶刀玩得飞转。

初中毕业后,吴孟超毅然放弃了去英国读书的机会,和同学相约回国抗日。回国后,他发现当时的形势根本不允许他们去延安,参战抗日的想法不能实现,于是决定继续求学,进入因战乱迁到云南的同济大学附中学习。

1943年高中毕业后,他报考了同济大学医学院并顺利被录取,开始走上医学报国的道路。

图片[2]-吴孟超: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也许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一鸣资源网

吴孟超(右)和老师裘法祖

上世纪50年代初,国内肝癌防治领域一片空白,没有开展研究所需的肝脏模型,就连参考书刊也是空缺。

当时,一位国外专家看到吴孟超他们简陋的研究环境后说:“中国肝脏外科要赶上我们的水平,起码要30年!”吴孟超听后,愤然写下了“卧薪尝胆,走向世界”8个大字。

披肝沥胆、书写传奇,吴孟超创造了中国医学界乃至是世界医学肝胆外科领域的无数个第一:

他主刀完成了我国第一例成功的肝脏手术,他和同事将英文版《肝脏外科入门》译著出版,成为我国第一本系统介绍肝脏外科的中译本,他制作了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型标本,他创造性地提出人体肝脏“五叶四段”的解剖学理论,他创造了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他率先成功施行了以中肝叶切除为代表的一系列标志性手术,他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在腹腔镜下直接摘除肝脏肿瘤的手术,他为一名仅4个月大的女婴切除了肝母细胞瘤,创下了世界肝母细胞瘤切除年龄最小的纪录,……78年的从医生涯里,他拯救了超过1.6万名患者的生命。

图片[3]-吴孟超: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也许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一鸣资源网

即使摘获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吴孟超也未曾停下前进的脚步,他将国家和军队奖励的600万元全部捐出,又联合6位院士向国务院提交了“集成式研究乙型肝炎、肝癌的发病机理与防治”的建议案,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一把手术刀,一握就是一辈子

吴孟超表示,自己只不过是个普通的外科医生,从医这么多年来,也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和喜欢做的事。

他曾经说过:“只要能拿得动手术刀,我就会站在手术台上。如果真的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那也许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一双因常年手术而关节变形的手脚

由于常年握手术刀和止血钳,他的右手指已经微微变形,食指和中指的第一节形成一个小小的“V”形。平时签字手会微微颤抖,但一拿起手术刀却稳得仿佛换了一个人一样。

吴孟超身边的护士长曾经表示:“他的手就像长了眼睛一样,满腹腔都是血,吴老的手一伸进去一摸,这根血管一掐,血就止住了。”

图片[4]-吴孟超: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也许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一鸣资源网

他年龄大了站不了那么久,就习惯性把第二个脚趾搭在大脚趾上增加抓力,时间长了脚也变形了。

图片[5]-吴孟超: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也许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一鸣资源网

96岁生日当天还在做手术

2018年8月31日,吴孟超院士96岁生日的当天,他依然拿着手术刀,在手术室的方寸之地,挽救着患者的生命。

名誉算什么?我不过是一个吴孟超嘛!

2018年,吴孟超做客央视《朗读者》节目时,提到曾帮一位病人切掉比篮球还大的肿瘤,别人都怕担责,怕他82岁了名誉受损,只有他说:“我的名誉算什么?我不过是一个吴孟超嘛!救治病人是我的天职。”

患者、学生、同事眼中的吴孟超

一个好医生,应该眼里看的是病,心里想的是病人。吴孟超说,他就想当这样的好医生。吴孟超对病人从不发火,但手下的学生却很怕他。

冬天查房,每次都先焐热听诊器、搓热双手

冬天看病查房,吴孟超每次都先把听诊器焐热、双手搓热才跟患者接触,每次检查都要主动拉上屏风,检查完还会他会帮病人把衣服拉好、把被角掖好。

湖南常德教育局退休职工邱承宗今年74岁,2003年,他被确诊为肝癌,万分焦急之时慕名找到了吴孟超。

在邱承宗看来,吴孟超是位非常了不起的医生,“听到他逝世的消息,我十分难过,非常惋惜。他的去世是中国一大损失!”他告诉《生命时报》记者。

邱承宗回忆道:“那时候,吴老已是81岁高龄,每天还要做几台手术。吴老平易近人,一点没架子,查房时若患者下床找鞋子,他还会弯腰帮着拿鞋。随吴老查房的医生都对他十分尊敬,向他敬军礼。”最让邱承宗感动的是,吴孟超曾对很多医生和后辈强调:“治疗病人要对症下药,不一定要用贵的药,有时甘草也能治好大病。”吴孟超还告诉邱承宗:“我们医生都想把每一位病人背过河,就想把病人治好。”

几乎每个学生都挨过吴老训斥

吴孟超曾说:“如果哪一天,我真的在手术室倒下了,你知道我是爱干净的,记得给我擦干净,不要让别人看见我一脸汗的样子!”

这样一位“在意形象”的医者,对自己的学生却“凶”的不得了。“几乎每个学生都挨过吴老的训斥,但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一种敦促。”

图片[6]-吴孟超: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也许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一鸣资源网

吴孟超的一位学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同学间总说,老师骂谁最多就是对谁最好,骂得最多说明期待最多。“现在同学里最出色的几个,正是当年被吴老骂得最多的几个。”

跟在老师身边40多年,在他眼中,吴孟超非常知人善任。“吴老若是知道你擅长什么就会放手让你去做,并且充分地信任你。比如我擅长外科,他就把我派到肝胆外科,鼓励我去做,成就了现在的我。吴老的去世是医学界的一大损失,是患者和我们这些学生的遗憾。吴老的谆谆教诲会一直陪伴我,让我感觉吴老一直在我身边。”

“我年纪大了不要紧,你们年轻可要当心啊”

北京协和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师协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毛一雷对《生命时报》记者表示:“业界已经有一段时间知道吴老情况不太好,大家都十分关心。他过世了,我心里很难受。”

“2011年,原国家卫计委开始制定肝癌诊疗规范,吴老是项目主持人,我跟随他一起工作,感受颇深。他认为,我国的规范一定要同西方国家有所区别和改进,一定要将祖国传统医学对肝癌的贡献体现出来。中国的医生要善用中医和西医的所有资源,融合借鉴,而不是将两派分开。很多医生在古稀之年就退出了临床一线,而吴老一直坚持,贡献了一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毛一雷眼中,吴孟超的个性非常可爱,“他97岁大寿时,我们为他庆祝,所有人都劝他别喝酒,但他十分高兴,还是坚持喝了。”

据《新京报》,在1995年的一例肝切除手术中,另一名医生在缝合病人肝脏时,不慎将手术针扎进吴孟超的手里,手术针上携带的肝病毒有可能从创口进入他的体内,这位医生愣在手术台前,吴孟超则很快打破尴尬气氛:“我年纪大了不要紧,你们年轻可要当心啊,继续缝吧。”幸运的是,他的手在那次意外中没有大碍。

吴老的20字养生经

据《环球人物》,吴孟超是世界上90岁高龄仍然工作在手术台前的医生之一。他自己觉得,“十来天不进手术室,心里空落落的”。直到去世前两三年,他仍坚持每周起码3台手术。吴孟超曾说:“中国肝癌大国的帽子还没有扔进太平洋,我还要继续同肝癌斗争!”

2010年,吴孟超接受《生命时报》专访,谈起怎样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时,吴孟超微笑着说:“我的养生经验,可以概括为20个字,即心态平衡,头脑常用,手脚常动,管住嘴巴,定期体检。”

图片[7]-吴孟超: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也许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一鸣资源网

《生命时报》第469期14版

心态平衡

漫漫人生路,时而顺境时而逆境,保持平和的心态,是一种最佳的态度,也最利于健康。

吴孟超在工作岗位,兢兢业业。获得荣誉后,仍不骄不躁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在家里,与相濡以沫的妻子互相尊重,互相关心,几十年来几乎没有红过脸。

头脑常用,手脚常动

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吴孟超认为,常动脑,能防止脑细胞老化。常动身体,能延缓器官衰老进程。他说:“我每天都在上班,这就是最好的锻炼。”

管住嘴巴

吴孟超一日三餐很简单,早上一杯牛奶加一个鸡蛋,泡几块饼干。中午在医院吃工作餐:四菜一汤一碗米饭,外加一碗小米粥。晚饭通常在家吃,他喜欢吃鱼、豆腐和蔬菜。

妻子做两三个可口的菜,吃着很舒服。吴孟超从来不吃补品,就是平时喜欢喝点绿茶。

定期体检

吴孟超每年都要体检一次。他认为,体检是发现疾病的重要途径。对待疾病,一定要防患于未然。

此外,他还建议大家多学点健康知识,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加强对疾病的防范。

“孩子们,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当你们帮助别人时,请记得医药是有时穷尽的,唯有不竭的爱能照亮一个受苦的灵魂。”——吴孟超

国士远去,梦想不灭谢谢您曾经来过照亮了许许多多受苦的灵魂

本报记者:张芳 徐文婷 张筱悦 李珍玉

本期编辑:徐文婷 徐梦莲 罗榕

海报设计:方茜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微信号:LT0385)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 版权声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