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真正的风险是什么?

中产阶级真正的风险是什么?

最近重读了日本学者大前研一的《M型社会:中产阶级消失的危机与商机》,这本书写于2006年,讲的是日本中产阶级的消失。

所谓“M型社会”,顾名思义,就是两头朝上中间朝下,这个塌陷的中间,就是中产阶级。他们一度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如今却成了日本最虚弱的一群人。

我们都知道,日本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低迷,很多企业破产倒闭,连带了一大批中产阶级失业,他们原本过着体面的生活,却突然面临收入锐减,甚至找不到工作的困境。

有部电影叫《东京奏鸣曲》,我认为是对这本书最好的注解。

影片的主角是一个中年人,先前是一家企业的部门主管,平时工作还算是兢兢业业,无奈公司部分业务转移到中国,他作为冗员被裁。很长一段时间,他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每天继续西装革履地出门,只为做给老婆孩子看。

最后,这个男人找到了一份商场做清洁工的工作,这显然不是他愿意做的。此刻他还想瞒着家人,但纸终究包住不住火。某一天他在商场工作时,还是与逛商场的老婆不期而遇······

图片[1]-中产阶级真正的风险是什么?-一鸣资源网

在我看来,这也是中产阶级社会成立的关键,既有赖于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也有赖于企业管理这个“看得见的手”,“看得见的手”在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同时,也为大多数人抵御了风险。

企业通过吸纳大多数人进入企业内部,用“看得见的手”为员工缔造一个稳定的分工环境。让他们各司其职,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事,并拿走固定的报酬。

一个繁荣的社会,必然是打工人占绝大多数的社会。因为这意味着大多数企业仍在健康发展,大家对未来也有乐观的预期,从而为中产阶级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

要是大家都想着去创业,那只能说明这个社会的经济要么在持续恶化,要么还没有发展成中产阶级社会,就像非洲和印度的农村那样。

所以,尽管很多人不太看好当前的经济,甚至认为中国的中产阶级有“塌陷”的风险,但从长期来看,我觉得大势仍是向好的。

因为我们拥有全世界最完善的产业链,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意味着我们会不断出现新的产业分工,并诞生不少就业机会。

所以只要保证有大量的分工,中产阶级就不会塌陷,因为有分工就有交易成本,有交易成本就需要企业家的管理,有管理就需要有固定的工作岗位。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产阶级可以高枕无忧,事实可能恰恰相反。

因为分工的增加,往往意味着产业迭代的加快,还意味着企业竞争的加剧,当企业岌岌可危时,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最先被淘汰的,往往就是中间层。

机会的增加,也不代表稳定性的增加,两者甚至可能恰恰相反,所以个人和企业一样,真正要培养的,是跨越周期的能力。

再强调一遍,中产阶级真正的危机,是用假设的稳定性来衡量现实。这么做往往会给自己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你得相信,你不可能在一家企业待一辈子。不可能在同一个岗位上连续干十年,你年轻时所学的任何技能,过了一段时间都会过时。你的收入也不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获得持续稳定的提升。

这个世界没有理由一成不变,再稳定的工作,也可能一夜之间被取代或淘汰。

那该怎么破解呢?

建议你不要把人生看成一条直线,而是看成一条曲线,就像下面这张图那样,这条曲线像一个被拉平的“S”,多数人的职业发展,其实都符合这条“S”曲线,前期上升,经历了一个高峰后开始趋缓。

这也是一个中产阶级的职业发展轨迹,遗憾的是,很多人在抵达顶部之后,就开始维持现状,如果他习惯了这种状况,在遭遇失业时就会过得比较惨。

而对于能够跨越周期的人,他有能力发展出第二条曲线,让他在新的高度上从头开始,那些成功的人,就是拥有多条曲线的人,他们的人生绝不是线性的,而更像是一根麻花辫。

图片[2]-中产阶级真正的风险是什么?-一鸣资源网

当然,除非你能像乔布斯或埃隆·马斯克那样,一辈子可以有4~5条第二曲线。通常情况下,普通人能拥有两条曲线就不错了,即便如此,和大多数人相比,你已经穿越了周期。

那该如何获得第二曲线?答案只有一个:持续学习。无论如何,只要你持续学习的能力尚在,你就不怕跌落,即便暂时跌落了,也可以东山再起。

你得不断地审视自己,自己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自己工作的意义是什么。一旦找到答案,就得立即去行动。没必要和别人去比,只需坚持自我就行。

所以,与其纠结失业后究竟是继续打工还是创业,不如问自己,有没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如果有,你迟早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至于到时候打工还是创业,已经不重要了。

这不是鸡汤,而是常识。越是在非常时期,你越得笃信这种常识。

当然有人会问,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怎么办?我都已经是“老大”了,再努力是不是已经晚了。

那我只能说,如果你不努力,未来的你只会更加后悔,因为留给你的时间越来越少,改变的余地也越来越小。

少壮不努力怎么办?就一句话:老大接着努力呗。不然还能怎样?

© 版权声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