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觉得初中的一篇文言文‘浑沌之死’很恐怖?

先说一下前文提要吧。

浑沌死是出自庄子的应帝王篇,也是七篇内篇的最后一篇。

而最后一篇应帝王也有七个部分。

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列子、壶子与季咸的故事,这里虽然很枯燥,但是如果读进去还是很有趣的。

那么来说说浑沌之死吧。

原文是这样的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通释的话,就是南海的大帝是儵,北海的大帝是忽,中央的大帝是浑沌,有一天这两个人一起在浑沌的地盘上相遇了。浑沌对他们很好,儵与忽想要报答浑沌,于是讨论了一下,发现人人都有七窍,但是浑沌没有,我们可以为他开窍来报答。于是每天开了一窍,凿了七天浑沌也就死去了。

题主觉得恐怖的地方是,从结果论来看,浑沌明明对儵与忽很好,但是儵与忽竟然硬生生通过七天折磨的手段把浑沌弄死了。嗯,这也是我的ID的来历,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诡异的地方在于,明明儵与忽是向着报答浑沌的恩德,结果把浑沌弄死了,如果套用知乎的惯例,这甚至能够去答细思极恐的话题。

至于浑沌之死,我是这么感觉的。

浅显道理的话,就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同情况,不要生搬硬套的将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去套在别人身上。

其实“浑沌之死”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故事是“应帝王”的尾声,而“应帝王”则是庄子内篇的最后一篇。全称就是“应帝王第七”。所以单单看“浑沌之死”可能会觉得有些诡异,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再往上,从,列子、壶子与季咸的部分开始,这个我就不说了,各位可以去翻一下。

这一段总结的话,就是庄子表达,人应该这样。

于事无与亲,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

于是接下来,到了庄子说教的时候

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最后才是浑沌之死来收尾。

应帝王就此OVER,庄子内篇OVER。

所以,你要理解的话,就当成古人不会说“我有个朋友/闺蜜/同事巴拉巴拉”没有咪蒙那么REAL,所以就借用神话的人物,换个故事,来讲述自己的道理。

© 版权声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