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吐槽“学渣”女儿:“我教你努力,你却教我认命!”

北京大学丁延庆教授吐槽女儿的视频火了。

丁延庆曾被称“神童”,6岁就能背下整本新华字典,后来就读于北大,哥大,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北大博导、副教授。他的夫人同样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

意外的是,丁教授的女儿似乎避开了夫妻俩的学霸基因,在“学渣”的道路上越跑越偏。

给女儿辅导作业后,丁教授痛心疾首、怀疑人生,最后心如止水。

“这就是天道,没办法,你必须接受,不接受能怎么样?她就这样。”丁教授感叹。

01 拒绝学渣

广大父母的心里,是很难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学渣”的。

在“学习成绩至上”的社会氛围之下,家长们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与金钱,把孩子送入各种培训班,期待着孵化成功。能成为学霸学神最好,不行的话,至少能一路过关斩将,进入理想的学校。

学渣?那怎么行?是要气死老父老母吗?

学渣,似乎意味着低能、堕落、底层,以及无尽的绝望。

很多孩子在鸡血中精疲力竭,家长们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劲,但别无他法,只得快马加鞭。

原先有点焦虑的家长,变得很焦虑;原先不焦虑的家长,变得焦虑了起来,也加入了鸡娃的大军。

但是,

如此培养出来的“好孩子”,以后真的是身心健康的栋梁之才吗?

被认为是学渣的“坏孩子”,以后真的是无可救药的底层混混吗?

前不久的新闻:成都49中16岁男孩坠楼自杀,另一位丧子的父亲潜入青少年自杀群疏导这些有自杀倾向的孩子。

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02 冲突根源

父母很焦虑,孩子很痛苦,父母对孩子仍然不满意,这样的冲突与悲剧在不断上演。

根源是什么?

是父母不合理的期待。

很多父母会说:“怎么不合理了?我们想让孩子学习好、能力强、为以后考大学找工作奠定良好基础,这有错吗?”

在培育之路上,父母需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提供健康温暖的成长环境,塑造孩子阳光、自信、善良、坚强的品格。

但问题往往出在“期待”上。

什么是“不合理的期待”?

学霸父母,也要求自己的儿女成为学霸,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父母对儿女的未来有一个愿景,期待儿女循着这条路径走下去,成为父母心目中的优秀儿女;

父母将自己对某些事物的热爱或未了的心愿,投注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热爱或实现。

可是,孩子毕竟不是克隆出来的。孩子有他自己的天赋秉性,可能和父母接近,也可能完全不搭界。

父母的期待,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有时候会内化为孩子的内在动力,有时候也会和内心产生激烈的冲突。

“父母希望我进入体制内从政当官,但我对此没兴趣。”

“我似乎想往东走,父母却希望我往西走。我该怎么办?”

无论是心理咨询工作中的来访者,还是我们周围的人,似乎都在用一生的力量对付内心的拉扯:外在观点与内在渴望的冲突。然后产生各种防御机制,陷入焦虑与迷茫。

而这个外在观点,主要来自于父母的期待。

03 真正的尊重

在很多父母心中,孩子就是自己生产出来的,当然应该按照父母的意图生长、修剪、完善、包装,最后出炉成一件优质产品,才算是父母的成功。

父母没有意识到:孩子不是他们的产品,而是一个独立自主、生机勃勃、有无限可能的生命体!

独一无二、尊重、接纳,这些词语耳熟能详,但事实上真正理解并且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扪心自问,我也没能做到。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过:

“当我能够接纳另一个人,即把他的感受、态度和信念作为他真实而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如实接纳下来,我才是在协助他变成一位个人。”

“每个人自己都是一个海岛,只有他首先乐意成为自己并得到容许成为他自己,他才能够向其他的海岛搭起桥梁。”

罗杰斯坚信:个体拥有巨大潜能与自我实现的驱动力。

作为父母,我们不必为孩子设定他的目标、方向、人生轨迹,他(她)独特的自我会完成这一切的,那毕竟是他们的人生。

在短暂的岁月里陪着他(她)成长,便是幸福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