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教《论语》——十一

爸爸教《论语》——十一

开学了。这个学期老二任务还是蛮重的,平时的课业和校队训练、周末的训练比赛,再加上六七月份的考试,时间安排非常紧张。因此,家里的学习也是见缝插针,既要考虑他劳逸结合,又要完成进度。不过,看他好学,也没有丝毫懈怠的意思,也就没那么痛苦了。

《论语》沥沥啦啦讲到《述而篇》了,枯燥虽枯燥,内容却也算丰富。丰富归丰富,能拿出来展开说一说的不多。

赶巧。

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

冉有问:“孔子支持卫出公吗?”子贡说:“我去问问他。”

进屋,问道:“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答道:“古代的贤人。”又问:“他们后来会后悔吗?”孔子说:“他们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德,怎么会后悔?”

出来,子贡回答冉有说:“孔子不会支持卫出公的。”

讲解:

我问老二,“冉有对卫出公是什么态度?”

老二回答,“应该是不支持他吧?”

我问,“为什么呢?”

老二回答,“因为他的父亲回国与他争夺王位,他没有退让的意思。”

我问,“那么子贡为什么不直接问孔子支不支持卫出公,而是要问伯夷叔齐呢?”

老二回答,“因为伯夷叔齐被孔子夸赞过,他们与卫出公不一样。”

我说,“伯夷叔齐的事情之前我给你讲过(https://mp.weixin.qq.com/s/h1bvkESLoQMWxDieTPEb2g),虽然孔子孟子都很推崇伯夷叔齐,但是我觉得他们的做法是有问题的。但是,既然孔子说了伯夷叔齐求仁得仁,那么也就是说卫出公没有求仁,自然也就得不到仁。卫出公得位于自己的祖父卫灵公,他的父亲被祖父流放,这说明他的父亲不是一个有仁德的人,卫出公相对来说比起他的父亲更适合做一国之君。既然卫出公继位,就要以国家和臣民作为他所有行为的出发点。他的父亲回来和他争夺王位,按道理说,从国家利益去考虑,是不能让的。孔子之所以不支持卫出公,有两种可能。一,局限于儒家的孝。忠有愚忠,孝也有愚孝。只有面对忠孝做出正确的选择,才不至于成为愚忠愚孝。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而行为准则却是中庸,这里面有矛盾的地方,以后我们讲到《中庸》的时候会发现。二,就是孔子认为王位的继承顺序在法理上长幼高于贤庸,这也是思想固化的一种体现。”

“总之,孔孟所推崇的伯夷叔齐,只为了成全自己的名节而放弃自己的国民,孔子所不支持的卫出公只是没有让位于自己被祖父流放的父亲就被定义为没有求仁,这明显是不公平的。这种不公平是儒家思想局限性导致的,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儒家思想发展初期的问题。任何思想,都要用辩证唯物主义来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以大益。”

然后,我们又讲起来了陈子龙的《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

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

我问老二,“红是什么?春是什么?烟雾是什么?杜鹃又是什么?”

老二说,“红是春天的花,也就是明朝。春是指国家吧。烟雾和杜鹃不知道。”

我说,“红是春花,花难护,国失主。烟雾是指明末农民起义和清军入关这些事情。杜鹃是指作者,杜鹃啼血,努力到吐血,可也没能救得了国家。”

从五代到明末,词已经讲的差不多了,再往后也就只有纳兰性德、秋瑾和毛泽东的几首可以讲一讲了。今天写完作业,他自己捧着一本《诗经》在那里看,让我有点儿害怕了。

关于陈子龙的这首词,除了字面上讲一讲,也是要结合人物背景和时间两条线来说的。关于陈子龙,参考之前的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dJakgPqTVXCGaGOhPtZtTw)

这首词明显是又一次抗清失败后写的。

我给老二讲,陈子龙考取功名是如何不易,考中便亡国又是如何点背,南下抗清几起几落如何坎坷,当讲到了被俘投江自尽时,老二听着听着明显情绪上有了变化,眼神里似有泪光。和当初我讲苏轼、宗泽、岳飞、辛弃疾时一样。

我之前曾经在讲解其他作者履历时说过很多次,古代的读书人读书就是为了考取功名当官,而当官并不是选择一种职业,而是选择一种人生。当官不应是富甲一方、光宗耀祖,而应是造福百姓、开疆辟土。

我对老大老二在理科上的要求非常严格,就是为了以后让他们避开文科,少那些酸腐之气,多一点实业兴邦的力量。

其实,总的来说,当一个文科高材生太痛苦了,又真TM没什么用,只是好玩而已。

所以,下辈子我还是读文科。

© 版权声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