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机深!记者调查网约车拒载 司机诱导乘客取消订单

心机深!记者调查网约车拒载 司机诱导乘客取消订单

现在通过网约车出行,变得越来越普遍,但其中却隐藏的一些暗操作,给出行又“添了点堵”。记者最近在北京调查发现,滴滴快车就存在着“甩单、拒单”以及“诱导乘客取消订单”等现象。有时候,乘客不仅难以顺利完成出行,还会不经意间自我降低了在滴滴平台的信用评级,影响到日后的网约车出行。

图片[1]-心机深!记者调查网约车拒载 司机诱导乘客取消订单-一鸣资源网

谁取消或致谁“降级” 司机诱导“有道”

记者调查中,从多名滴滴快车司机和客服两种途径了解到,作为平台对快车司机的约束,司机主动取消订单,有可能会被视为违规。调查中多名快车司机表示,会被罚款每单10元以及扣除相应的服务分。

为进一步规避主动取消订单遭乘客投诉后,可能带来的经济处罚和扣除服务分等问题,多名快车司机表示,会找一些理由借此开脱,更有司机会要求乘客一方取消订单,并称乘客方取消订单对其自身没有影响。

事实真如司机所说,对乘客没有影响吗?然而记者从其他多名滴滴快车司机和客服两种途径,均得到了与之相反的答案。据滴滴快车司机介绍,目前平台对司机和乘客实行双向约束,乘客主动取消订单,同样存在降低信用值的可能。目前,滴滴出行APP在完成快车订单后,乘客和司机有双向评价,客服介绍,司乘双方均实行5分满分的信用评分规则。有快车司机表示,接单后发现乘客信用评分低于4分,拒载率会大大提升。

图片[2]-心机深!记者调查网约车拒载 司机诱导乘客取消订单-一鸣资源网

向平台投诉 投诉结果不告知?

法学专家表示,向平台发起投诉,是乘客维权成本最低、维权效率最大的举措。滴滴快车客服介绍,经核查认定违规的快车司机,通常会按情节严重程度,作出警告、经济处罚和封禁处罚3种处理。但最终处理结果,不会反馈给乘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介绍,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为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第二十条第二款还专门规定了经营者的信息披露义务。

刘俊海教授认为,网约车平台作为交易模式的创造者、交易规则的起草者、相关司机的遴选者,以及相关经济收益的获得者,应当把第一时间解决消费者投诉,作为解决争议的优选方案。不光是从法律角度看,而且从商业伦理看,发展市场、占领市场本身还不够。最重要的是,企业要与消费者自觉地站在一起,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消费者角度进一步优化自身的投诉纠纷的解决流程。

© 版权声明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