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拍模特骗局调查:女子兼职却被骗十万,有人被要求拍隐私照

寄拍模特骗局调查:女子兼职却被骗十万,有人被要求拍隐私照 图片[1]-寄拍模特骗局调查:女子兼职却被骗十万,有人被要求拍隐私照-一鸣资源网

社交平台上充斥招募寄拍模特的网帖。

经营一家生活用品网店的店主小明(化名)告诉南都记者,寄拍活动在电商圈子很常见,她自己也会邀请拍图好看的买家给自己的商品再拍一些展示图。“我一般按50元一张的价格联系买家帮拍,但不会让她发买家秀,我自己会用到详情页里。”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小明认为与专业的摄影工作室相比,请素人拍产品图不仅效果不差,费用也要便宜很多。

寄拍作为一种新型业态,如今已经形成产业链,涌现不少寄拍平台。有寄拍中介在网上为商家招募寄拍模特,收取中介费用。

一自称“网拍经纪人”为某平台招揽寄拍模特时称,接单后兼职模特可获得8元到600元不等的佣金,但加入该平台需要缴纳200-300元的“培训管理费”。“与其浪费休闲时间,不如跟我做网拍,虽然不能暴富,但足够自食其力。”

寄拍模特的兼职真能赚钱吗?南都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寄拍存在不少风险。

以寄拍为名诈骗有网友被骗10多万元

“小s的牛老板”是一名自媒体从业者,经常在各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近日,她在微博上发布视频,讲述了自己遭遇电信诈骗损失6000多元的经历,而被骗的起因就是所谓“寄拍模特”的合作邀约。

“当日我收到私信,有人问我‘接不接寄拍’。”她觉得“自己本来就有穿衣、换衣的需求,而且既能拍照又能赚钱”,于是便答应了对方。对方并没有使用比如微信这样的主流软件沟通,而是要求她下载一个名为“人脉旺”的App。 在App上,一自称商家的人让她挑选衣服商品,并反复沟通收件地址和酬劳,让她感觉对方似乎比较靠谱。

但她没想到,骗局才刚刚开始。

商家对“小s的牛老板”称,为了确保不会收货不返图,需要先做“核实单”,证明信用才会合作。“他们把我拉进一个群,里面有86人,能看到每天都有人在发核实单和拍照的图,还有展示自己收入的,感觉人气很旺。”随后,她又按照对方要求,进入指定网址下载了一个所谓电商软件。期间,手机三次提醒她该软件存在风险,但她并未理会。

在做了数单任务后,“小s的牛老板”均能立刻收到返还的本金和酬劳。后来,商家要求连充三笔钱款完成一个“三连单”,“第一单是6000元的单,第二单是26000元,第三单费用更高。”一开始她没多想,向平台充值了6000元。等到要充26000元时,她突然收到银行客服人员的电话,“银行问我是不是要给陌生账号转钱,是不是在用一个陌生网站,是不是在刷单,在完成一些任务?”在得到确定的回复后,银行制止了她的转钱行为,并暂时冻结了银行卡。

到这时,她才清楚意识到,自己遭遇了电信诈骗。“报警后警方告诉我,骗子之所以用‘人脉旺’和我沟通,因为该平台不需要实名制,群聊里可能都是机器人,真人可能只有我一个。”

图片[2]-寄拍模特骗局调查:女子兼职却被骗十万,有人被要求拍隐私照-一鸣资源网

网友因轻信寄拍被拉入骗局,被要求在某软件上刷单。

上述网友的遭遇并非孤例。网友李小姐也是因收到寄拍邀约的私信,被对方引入一个不知名的交流软件沟通,随后也被要求做刷单任务积累信誉。“前面充值刷单都有返还,到后面充值却不能提现,就越来越着急。”在刷单任务中,李小姐累计被平台骗取10多万元。

南都记者注意到,今年2月21日,江苏省公安厅曾发文提醒网友警惕“寄拍模特”兼职诈骗,这类骗局利用受害人想赚钱的心理,以“完成任务有佣金且免费送其衣物”为诱饵,诱骗受害人上当,在受害人主动联系后,骗取受害人转账充值或交纳押金。

寄拍风险多有兼职者曾被要求拍隐私照

南都记者了解到,不少寄拍的招募帖中,对兼职者的要求不高,目的往往是让兼职者拍摄“买家秀”,用于网店的刷单或刷好评。因此,一些陷入骗局的受害者极容易轻信骗子应聘寄拍需刷“核实单”的说法,进而被骗。

除了刷单骗局外,南都记者浏览一些寄拍模特的招聘帖子发现,不少自称寄拍商家或寄拍中介要求兼职模特缴纳所谓“押金”,即入会费或培训费。入会费一般为数十元,培训费往往多达数百元,金额虽不多,但有不法分子正是以这种方式积少成多,骗取大量市民。

有网友分析称,一些寄拍平台玩的是“击鼓传花”的把戏——主要靠拉人入会挣钱,兼职单不容易接到,最后还得靠找新人来获取佣金。

事实上,寄拍作为一个新型业态仍处在野蛮生长期,存在不少需要规范之处。南都记者了解到,寄拍往往停留在口头协议,在这过程中,寄拍者的隐私权和肖像权的保护根本无从谈起。此前,有网友就曾在分享寄拍经历的网帖中写道,自己被人以“面试”的名义提出一些露骨要求,让其脱丝袜、拍视频,认为遇到了打着寄拍名义的骚扰行为。

寄拍如何引导规范?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针对寄拍的目的是为了拍摄买家秀进行刷单的行为,北京市竞天公诚(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光辉分析称,商家通过寄拍发布虚假评价,并以此达到提高商品销量、提高商品好评度的效果,有可能构成虚假广告,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相关规定。

如何加强对寄拍活动的监管和引导?不少专家均认为,这需要公安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作为新行业从事人员也应该做到合法合规经营,而市民则需多留心眼,慎防陷入骗局。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魏志鑫 陈杰生 实习生 陈佳琪

© 版权声明
THE END